苏联航运优势,马士基航运的优势

 admin   2024-06-17 06:44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作者冷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废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调动北、中、南三军,代号“巴巴罗萨”计划,突然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从三个方向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苏联损失惨重


由于战争初期遭到纳粹德军的突然袭击,苏军无力反击,在粮食主产区、许多工业区以及西部部分地区惨败。所有重要城市均落入敌人手中。苏联在人力和装备上的损失要大得多。


巴巴罗萨行动


根据当时德国最高指挥部公布的数据,1941年上半年,苏军伤亡约400万人,占总数的65%,损失坦克约2万辆,即74辆。总共损失飞机17架,战斗损失达到85架,基本上失去了空中优势。


根据苏军1941年公布的战斗损失数据,当年损失了4万多门各种口径火炮,保守估计大约损失了170万门火炮和其他各类小型武器。


根据上述统计,战争开始仅仅半年时间,苏联在装备和人力方面就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如果是正常的欧洲国家,受到如此大的伤害,早就被征服或者投降了。但苏联在后期表现出了更强的国家韧性和巨大的战争潜力,采取了争取时间、通过消耗战应对闪电战的策略。阻止了纳粹德军的钢铁洪流后,绝地发起反击,最终攻入柏林,反败为胜。


战争初期的德军


原因在于,除了苏联广泛、高效的后备人力动员能力和完整的后备工业化生产体系外,对苏援助物资可以无障碍地进入整个苏联,可以迅速转送到苏联境内。及时。苏军在战场上的战斗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


重要的北方路线


当时支援苏联的物资路线不止一条,比如滇缅公路、“驼峰航线”,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最著名的支援中国的物资路线。从1941年开始,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开辟了5条海上航线,并开始向苏联提供武器和物资。


第一条是北极航线。它从英格兰北部的一个港口出发,继续穿过巴伦支海到达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等港口。


第二条是北冰洋航线。起于美国东部港口,向东经冰岛、北冰洋至苏联北部港口摩尔曼斯克。


美国对苏联的海上援助


第三条是黑海航线。它从美国东部的一个港口出发,向东横渡大西洋,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然后穿过地中海和黑海,到达黑海沿岸的苏联港口。


第四条是伊朗航线。从美国东部港口出发,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过印度洋和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在伊朗港口卸货后运输。经陆路前往苏联。


5号线是太平洋线。从美国西部港口出发,向西横渡太平洋,进入日本海,直飞苏联远东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再经中转运输至欧洲和苏联。跨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当然,除了这些海上航线之外,美国还开辟了几条空中航线来支援苏联,但空中运输的运输能力和作用与海上运输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摩尔曼斯克港


整个战争期间,这5条航线运输环境相对安全,货损率最低,运输量最高,虽然占了补贴总额的近一半(471条),但从地图上看,这些路线与伊朗路线相似,您会发现它们是相同的。这些都不理想,因为它们都是长途路线,运输成本高,费时费力。黑海航线在苏德战争期间被纳粹德国控制,直到1945年后才开通。因此,它对苏联并没有起到任何支持作用。


因此,从美国西部和英格兰北部港口出发,止于摩尔曼斯克和苏联北极沿岸其他港口城市的北线在战时尤为重要。虽然遭受了纳粹德国海空军的联合绞杀、海况复杂、天气寒冷等诸多不利影响,但航线短、航运周期快的优势是其他航线无法比拟的。同样,摩尔曼斯克作为接收苏联救援物资的主要港口城市,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


向苏联提供的救援物资正在摩尔曼斯克港卸货。


摩尔曼斯克的贡献


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苏联北方舰队的所在地,位于今俄罗斯西北部,科拉半岛东北部,毗邻巴伦支海科拉湾。虽然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位于北纬69度,但却是北极圈内唯一常年不结冰的天然港口。向南1300多公里是列宁格勒,再往南是莫斯科、明斯克、库尔斯克等一系列苏联最重要的城市。铁路从摩尔曼斯克向南延伸,像纽带一样连接着所有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看,摩尔曼斯克位于苏德战区最北端,距离战场和后方工业区不远。这里是苏联与外界联系最近、最便捷的港口。我们还收到救援物资。保住它,就是为苏联保住一条源源不断的“输血动脉”,就是保住苏联继续战争的潜力。


两条通往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航线


因此,斯大林和苏联军方最高层在整个1941年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命令普洛罗夫中将指挥苏联第14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牢牢控制摩尔曼斯克、坎达拉克沙等港口城市。同时保证摩尔曼斯克至苏联各主要城市的铁路货运列车畅通无阻,及时向苏联运送救灾物资。对于在1941-42年最困难的几年里与苏联和德国军队进行殊死搏斗的苏联士兵和平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根据1945年美国国务院外债清偿局公布的《美国对苏联援助报告》,美国对苏联的援助金额仅次于英国,位居第二。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仅为对苏联援助的77%。


美国向苏联提供的物资中有14万架战斗机和467万辆各类车辆。值得强调的是,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只生产了205万辆车辆,根本无法满足作战需要,因为战时军工生产以坦克制造为主。它只能依靠美国的支持。


到二战结束时,苏联陆军装备的所有车辆一半以上是在美国生产的。此外,美国还向严重依赖铁路运输的苏联提供了共计13041辆铁路运输车辆、各种施工机械、道路施工机械,使苏联能够迅速恢复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美国还向苏联供应了450吨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其中包括80万吨肉罐头和75万吨各种香肠、黄油、猪油,极大地缓解了苏联战时的粮食短缺。肉、蛋、奶都短缺。支持对象清单还包括钢铁、铝合金、石油、各类通讯设备及零部件、炸药、军用机床、各类海军舰艇、商船、航海物资等。


高达70%的与军工和一般民生相关的物资,连同英国对苏联的援助,都在摩尔曼斯克港卸货,然后通过铁路运往苏联各地。可以说,摩尔曼斯克港的存在和正常运营,为苏联最终击败德国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


摩尔曼斯克战役


相比苏联对摩尔曼斯克战略位置的肯定和重视,德国人也认识到摩尔曼斯克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占领它的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犯了几个不该犯的战略错误。


首先,俄罗斯的抵抗被严重低估。最先抵达前线的是杜特将军麾下的“挪威”山地军骑兵团。他们没有等包括第2、第3山地师在内的主力到来,就匆匆发起攻击。这也影响了士气,给了苏军调整防御布置的时间。


而且,军队过于分散,是军事家们认为忌讳的事情。苏联与芬兰的边界很长。虽然芬兰出兵援助,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最好是集中兵力,突破一点,然后扩大战果。尤其是在辽阔寒冷的北方冰原上作战,命中注定,战争的强度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长,最好是速战速决。


挪威山地陆军将军


然而现实中,除了德鲁特率领的山地军进攻摩尔曼斯克之外,费格将军指挥的第36集团军也进攻了摩尔曼斯克以南的萨拉地区。西拉索沃少将指挥的芬兰第3集团军袭击了凯斯腾加铁路段。


三个攻击组没有优先级,攻击时间也不是恒定的。兵力比苏军第14集团军大很多,装备也不错,但可以对付一切全副武装、坚固的堡垒。然而,苏军第14集团军却在苏蓬1400处溃散。本来应该打一点的拳头,变成三指在绵延数公里的边境地区划伤敌人,实在算不了什么。表示不满。


加之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北部荒地星罗棋布,冻土、沼泽、湖泊和大片森林,高度机械化的德军在没有适当道路的情况下前进,闪电战优势巨大。使用后,战斗力会大幅下降。


德军正向摩尔曼斯克挺进


摩尔曼斯克战役原定持续三天,但最终变成了一场长达40个月的摩尔曼斯克保卫战。德军随后加紧攻击,轰炸几乎摧毁了摩尔曼斯克市,但勇敢顽强的苏联军民始终牢牢控制着摩尔曼斯克及附近的铁路运输线。德国的入侵最终以失败告终。


一、乌克兰造船业发达的原因?

1.自然位置


港口优势乌克兰位于黑海和亚速海北岸,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天然深海港口,适合建设大型造船厂,面积非常大和水下生产能力。船舶;


资源优势丰富的煤炭、铁矿石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


气候条件气候非常适合造船,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年降雨量和降雪量较少,周期较短。


2.社会位置


技术优势乌克兰继承了苏联70%以上的船舶生产能力,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充足,成本很低。


毗邻欧洲希腊、挪威等传统航运国家,技术交流便捷。


二、苏伊士运河影响的国家?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重要水道,在全贸易和运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受苏伊士运河影响的国家埃及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运河的运营和管理对埃及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欧洲国家欧洲国家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大量货物,包括石油、天然气和食品。交通堵塞或运河关闭可能会对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粮食出口产生严重影响。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货物运输往往必须经过苏伊士运河。交通堵塞或运河关闭可能会严重影响美国的进出口并扰乱全供应链。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与欧美贸易往来频繁。通过苏伊士运河进行货物运输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印度印度是南亚重要国家,与中东、非洲贸易往来频繁。苏伊士运河是印度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之一,对印度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而言之,苏伊士运河是全贸易和运输的重要枢纽,对许多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三、世界6大航运通道?

-1-远东————该航线位于北美西海岸。它包括从中国、朝鲜、日本和苏联的远东港口到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等北美西海岸港口的贸易航线。


远东————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该路线从夏威夷群岛从北向南经过,然后到达巴拿马运河。


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从中国北部沿海港口出发的船舶常经过奄美的琉群岛、硫磺岛、威克群岛、夏威夷群岛以南的莱恩群岛,然后越过赤道进入南太平洋到达西部港口。南美海岸。


远东——-东南亚航线此航线是。是中国、朝鲜、日本货轮经东南亚港口、马六甲海峡通往印度洋、大西洋沿岸港口的主要航线。该航线中,仅有东海、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航线,且航线拥堵。


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从远东到澳大利亚东南海岸有两条航线。从中国北海岸港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东海岸港口的船舶,必须经过琉群岛的久米岛和加罗林群岛的雅浦岛,才能进入中澳之间的所罗门海和珊瑚湖。从香港发货或转运。流经南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阿拉弗拉海,经托雷斯海峡进入珊瑚海。从中国到日本到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航线经过多洛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菲律宾人口。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美东海岸和西海岸航线。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到北美海岸,经常途经苏瓦、檀香山等重要的太平洋码头。要到达北美东海岸,可取道前往社会群岛的帕皮特并穿越巴拿马运河。


对于各大网友想知道的苏联航运优势和一些对于马士基航运的优势的相关内容,本篇文章已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文地址:http://hfcll.com/post/663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